一汽集团成都汽车制造厂的发展历程回顾
分类:汽车知识 发布时间:2025-02-11 22:14:50
一汽集团成都汽车制造厂的历史概述
1956年,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成立了一些小型工厂。随后在1958年这些小工厂合并为成都沙河机械厂。前进机器厂和红旗铁工场与沙河厂合并,吸纳了旧时成都的手工作坊匠人。

进入六十年代初期,沙河机械厂被拆分为五个独立单位:成都熔炼厂、成都金属制品厂、成都拉丝厂、成都轧制厂以及成都沙河汽车修理厂。

1968年,该厂试生产了CD120型汽车,并于次年开始试制CD130车型。至1970年底,工厂正式挂牌为“成都沙河汽车修配厂”,并开始进行小批量的汽车制造工作。

在1975年间,该厂接到了一项旅行车的试制任务,模仿邢台面包车的设计风格,成功试制了两台样车。其中一台涂装成铁红色,另一台则为浅芭茅色。这两款车型的前后挡风玻璃以及所有门窗均采用了有机玻璃材料,并且窗户设计为热加工形成的圆弧形状。由此,“成都沙河汽车修配厂”正式更名为“成都汽车厂”,并公开挂牌。
随后,该行业被重新划分,旅行车由专门成立的成都旅行车制造厂(即锦城厂)生产,而成都汽车厂则专注于130系列轻型载重汽车的制造,并将其命名为“环都”品牌。
进入八十年代中期,“成都汽车制造厂”的挂牌标志着该厂正式开始大规模生产。工厂先后推出了CD130、CD122和CD131等车型,以及西南五十铃系列车辆。
同时,在青龙乡建立了双水分厂,并通过贷款8000万元在三河场购置了三百多亩土地,新建涂装车间、总装车间及车架车间并顺利投产。
九十年代初期,工厂开始尝试制造英国罗孚汽车,并于1996年以“利多”品牌上市销售。此外,在1995年正式挂牌成为一汽集团成都汽车制造厂后,该厂还生产了多种型号的车辆,包括解放牌轻型卡车和改款后的CD130系列载重车以及CD122双排座车型。
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,工厂同时生产和改装二类车与三类车。至今为止,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,该厂已经生产了各种型号的车辆数万台,并在大西南和北方的城市及乡村道路上广泛使用。
2003年3月,由于经营困难,工厂宣布破产。
自1970年至2003年间,一汽集团成都汽车制造厂历任主要领导包括:杜久周、张淑平、杨渊、何群、吴友申、龚人杰、王耀亭、彭心德、单聚楷和徐承志。
目前在三河场运营的一汽集团青岛汽车制造厂成都分厂,实际上就是一汽成汽厂的主厂区。该工厂现仍负责生产解放牌五平柴和八平柴车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