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车用塑料做尾门?真相其实很简单
分类:汽车知识 发布时间:2024-09-13 17:57:58
近期在讨论汽车后挡板材质的议题中,许多朋友坚信铁制后挡板优于复合材料。然而,这种观念并不准确;随着全球环保意识提升,市场倡导低碳生活,近年来油耗和排放标准变得越发严格,汽车制造商为符合规定,不得不采取轻量化策略;当然,不可否认的是,各车型在尺寸相似的情况下确实越来越轻。
当车辆内部优化达到极致后,车身外部覆盖件就成为下一个减重目标。因此,很多车型选择用复合材料(如玻璃纤维、树脂等)代替钢铁作为后挡板材质,主要原因是它们能实现减重目的;虽然复合材料的成本有高有低,但需要明确的是,当前钢铁的价格相比过去已非常低廉,而某些复合材料价格仍然不菲。如果以铁价低廉推断铁制品成本较高,那么为什么有人认为采用树脂保险杠是降低配置,而使用铁质油箱同样是减配呢?这似乎自相矛盾。
事实上,早在上世纪50年代,国外已经开始探索复合材料在车身覆盖件的应用,最初尝试的是原始的玻璃钢,但发现其重量大于钢铁且成本更高,因此逐渐被淘汰。现在所用的汽车后挡板复合材料更为轻盈。使用复合材料替代钢铁作为车身覆盖件的趋势日渐明显,例如GTR的行李箱盖便采用了这一设计。早期的神龙富康也曾尝试过树脂后挡板,但由于加工复杂和成本较高而停止使用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车型选择复合材料后挡板,如揽胜运动版、捷豹XF旅行版、沃尔沃XC60、多款法系车、奇骏、英菲尼迪FX35等。尽管某些车型保有量较低,导致我们对它们采用复合材料的后挡板知之甚少,但这反映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。随着环保理念不断发展,汽车轻量化成为必然趋势,后挡板采用复合材料只是时间早晚问题。
![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车用塑料做尾门?真相其实很简单](/uploads/8/202502/10/30a561283d6cc538b9f16f1f2d54a77a.jpg)
此外,复合材料后挡板并不会影响安全性。在追尾事故中,后挡板承受的力量通常不超过3%;如果车头直接撞击后挡板,无论是铁质还是复合材料都难以抵挡(车辆表面覆盖件对安全无直接影响,关键在于结构框架)。碰撞时的冲击力会通过保险杠传递到车底的纵梁,然后沿着D柱和C柱分散,而非向后挡板传递。若一次追尾能因复合材料后挡板而影响车内乘员安全,同样也会因为铁质后挡板而造成危险(前提是除后挡板外其他部分条件相同)。如今,车门的覆盖件极其薄弱,轻易就能凹陷,其强度远低于后挡板(后挡板不同于车门,铁质后挡板内部没有加强筋,因为它设计上并不承受力)。因此,未来所有车型都可能采用复合材料后挡板。汽车轻量化进程从未停止,所以无需再强调复合材料成本较低。毕竟现在的钢铁价格已经不如白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