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军回应小米汽车涉足赛车领域传闻:专注提升产品力展示赛道雄心
分类:汽车知识 发布时间:2025-04-08 12:56:51
雷军回应进军赛车界的传闻:强调产品力,小米汽车的赛道野心初现
近日,有关小米创始人雷军可能涉足专业赛车领域的讨论引发热议。面对外界的热情期待,雷军表示公司当前将重心放在“Ultra”车型的研发与推广上,并未直接确认是否会在赛车领域进行大规模投入。尽管如此,小米在汽车制造方面的战略布局已经初见端倪。

一、网友呼吁催生赛车版概念,雷军回应展示务实态度
3月8日,一位博主发布了关于小米SU7 Ultra的赛车版本概念设计,并建议小米考虑进军专业赛车领域。对此,雷军转发了该条微博并回复道:“我们还是先把Ultra做好。” 这一表态被解读为短期内小米将专注于量产车市场的发展,暂不涉足赛车赛事。然而,雷军的回应背后其实透露出小米对性能极致追求的决心。
在实际表现中,小米SU7 Ultra已经在多个赛道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:
- 上海国际赛车场:刷新圈速记录为2分09秒944,超越了保时捷Taycan Turbo GT;
- 株洲国际赛车场:以1分41秒806的成绩成为“最速四门量产车”;
- 成都和珠海赛道同样刷新纪录。
尽管雷军没有直接承诺进军专业赛车界,但他通过一系列的赛道挑战计划(代号为"C计划"),已经向外界展示了小米在汽车性能上的雄心壮志。
---
二、从“赛道培训”到“千名赛车手”,小米构建竞速生态的决心
早在3月4日,雷军就在直播中宣布了一个大胆的计划:2025年培养1000名专业的赛车手,涵盖公司的员工、销售团队以及SU7 Ultra的产品专家。这一举措旨在提升产品的专业性,并加深用户与品牌的连接。
- 通过赛道培训的方式增强销售人员对车辆性能的理解;
- 举办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吸引潜在消费者参与;
- 借助赛车文化来强化小米汽车“科技+性能”的品牌形象。
此外,世界围棋冠军柯洁全款购买SU7 Ultra并邀请雷军进行赛道对决的消息也大大增加了话题性。
三、行业互动:保时捷的致敬与小米的谦逊态度

2月14日,在宣布了上海国际赛车场成绩后,雷军特别强调“保时捷依然是学习的对象”,而这一表态得到了保时捷官方的积极回应。双方之间的良性竞争不仅为小米赢得了行业的认可,也为它高端化的发展路径积累了宝贵的口碑。
四、延伸争议:“卫生巾”提议背后的用户期待与企业边界
在应对赛车话题的同时,“小米卫生巾”的提议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。生态链总经理陈波对此表示“做不了”,并建议关注公司的家电类产品。这一插曲反映了消费者对小米跨界能力的极高期望,同时也暴露了企业在多元化扩张中的考量。

五、未来展望:务实发展还是颠覆式创新?
雷军的回应显示出小米在汽车领域的策略:
- 夯实业务基础:SU7 Ultra已经获得了超过1.9万份订单,锁单量更是突破了万辆大关。公司需要优先确保产品的交付和用户体验;
- 技术积累与沉淀:赛车领域对于研发能力和供应链的要求极高,小米可能在时机成熟后再进行拓展。
- 探索生态协同效应:从家电到汽车,以及潜在的专业赛事领域,“互联生态”是否能够延伸至更多场景值得观察。
尽管雷军的回应看似保守,但其实为小米汽车的长远发展留足了空间。在“性能标杆”与“用户需求”的双重驱动下,小米能否复制手机领域的成功模式?答案或许就隐藏在未来赛道上的每一次加速和超越之中。